位置:资料首页 > 答题技巧 > 判断推理 >

2017年国考行测技巧:元素有序如何快速对应

时间:07-02|来源:行测|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在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部分,朴素逻辑是一种常考题型,朴素逻辑主要测查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其中的元素有序对应问题又是该题型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其解题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所谓元素有序对应问题,指的是题干列出了若干维(类)元素,并且题干条件中涉及了顺序关系,结论要求我们将这几维元素之间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快速解决呢?在此,小编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会有很好的帮助。

  一、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思维是解决逻辑判断中很多问题的一种基本思维。一般而言,在朴素逻辑的题目中,我们首先想到的第一个解题方法就是代入排除法,因为这是最简单便捷的解题方法。所谓代入排除法,即将条件代入选项或者将选项代入条件从而排除选项的方法。

  【例题】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

  由此可知:

  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

  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

  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

  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

  【参考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可知小张不是教师,排除A选项;根据“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可知小王不是医生,排除B选项;根据“医生比小李年龄小”,可知小李不是医生,排除D选项。所以答案就是C。

  二、列不等式对应

  若题干中的对应关系涉及顺序比较关系,比如大小、多少、高低、好差等数量关系的比较。此时我们可以根据题干条件,列出相关不等式,从而形成连锁不等式进行对应,确定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题】从1、2、3班各抽一名战士举行军事技术比赛。比赛结束后得知:战士甲的成绩比2班战士的成绩好,3班战士的成绩比战士乙的成绩差;战士丙称赞3班战士发挥得好。

  据此,可以推出甲、乙、丙3位战士的成绩按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

  【参考解析】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甲的成绩比2班战士好”,可知2<甲;“3班战士成绩比战士乙的成绩差”,可知3<乙;“战士丙称赞3班战士发挥得好”,可知3≠丙;由此可知3是甲,形成连锁不等式:乙(1)>甲(3)>丙(2)。故答案选D。

  三、画线对应

  若题干中的对应关系涉及排列排序问题,比如东西、左右等,此时我们可以画出一条线,将元素一一列上即可。

  【例题】在超市购物后,张林把七件商品放在超市的传送带上,肉松后面紧跟着蛋糕,酸奶后面接着放的是饼干,可口可乐汽水紧跟在水果汁后面,方便面后面紧跟着酸奶,肉松和饼干之间有两件商品,方便面和水果汁之间有两件商品,最后放上去的是一只蛋糕。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以下那项也为真?

  Ⅰ.水果汁在倒数第三位置上。

  Ⅱ.酸奶放在第二。

  Ⅲ.可口可乐汽水放在中间。

  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和Ⅱ

  【参考解析】答案:B。解析:由题干条件得这七件商品的摆放顺序为:

  方便面→酸奶→饼干→水果汁→可口可乐汽水→肉松→蛋糕。则只有Ⅱ正确,故答案选B。

  以上即是公务员逻辑判断元素有序对应问题的解题技巧分析,希望通过上述的讲解对大家解决元素对应问题会有所帮助。

文章关键词:  

编辑:行测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秒杀数字推理

下一篇: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定义判断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