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资料首页 > 答题技巧 > 判断推理 >

行测答题技巧:矛盾法巧解“真假话”问题

时间:08-13|来源:行测|阅读:

分享|打印|下载此文章|放大字号|缩小字号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当中有这样一种题目:在题目中给出几个人说的话,然后说其中一个人或几个人说真话,或者说假话,再让考生判定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这类题目我们把它叫做“真假话问题”。很多考生看到这类题目就头疼,感觉每个人都像是在说真话,每个人也都在说假话,到底谁真谁假不知道。对考生来说,此时最好的做题方法就是把握技巧,运用技巧省时省力地得出选项。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实用的技巧:矛盾法。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一对矛盾必有一真一假,我们也是利用这样一个特点来解决问题的。

  【例题】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此题选择B。对于题目中四个人说的话,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乙说“丁是案犯”,丁说“作案的不是我”,即“某个是”和“某个非”的形式,互为矛盾关系,根据“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乙和丁说的话肯定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题目中有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所以唯一的假话肯定在乙和丁之中,由此推知甲和丙都是真话,可以得到案犯是丙,并且丁是主犯。再由已经推导出的条件可得丁说的是假话,乙说的是真话,故答案选择B。

  根据这一道例题的分析,教育专家总结了以下做题步骤:

  第一步、针对真假话问题找到矛盾关系

  第二步、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性

  第三步、遇到假话推导出真话

  根据矛盾法,经过这三个步骤可以快速锁定答案。

  矛盾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对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来帮助我们得到更多的确定的条件,避免一些复杂的假设过程,使得整个推理过程更加直观。只要考生把握住做题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被题目中千变万化的语言所迷惑,准确锁定矛盾关系,按照矛盾法一步一步地做题,就可以得出百分百准确的选项,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文章关键词:  

编辑:行测

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网络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上一篇:行测答题技巧:判断推理题型逻辑题常见误区

下一篇:行测答题技巧:如何避开逻辑判断题的数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