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名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这与内地高校追逐考生、为招收到“状元”而津津乐道、各地大捧高考“状元”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举引来轩然大波,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笔者认为,香港大学招生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至于是否最优抑或是否适合内地情形,那就是见仁见智了。作者支持的观点是( )。
A、香港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不是挑选学生的最佳标准
B、香港大学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媒体不应过多批评
C、香港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并不与内地现有情形相符
D、香港大学不录取“状元”的原因是他们不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
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此题关键在于理解作者认为的话,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对事实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发表谁对谁错的见解,因此,A项错误。作者对于媒体是否应过多批评并无表态,故排除B项。根据最后一句话,香港的标准是否与内地情形相符是见仁见智的,可知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故答案为D。
考生笔记:
·观点杂糅 至于。。。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实际是没有观点啊如果没有看到关键的句型看观点的话就识别对 那个主题的感情色彩。
·观点题,此题应在中立立场上。
·此题关键在于理解作者认为的话,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对事实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发表谁对谁错的见解。
·出错的原因是:这是态度观点题,没有把握住作者表达态度的句子。从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可看出作者的观点是:香港大学不录取“状元”的原因是他们不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
·这种标准只是香港的标准,至于是否最优抑或是否适合内地情形,那就是见仁见智了。还是需要看的更加细致一些~!
·此题关键在于理解作者认为的话,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对事实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发表谁对谁错的见解,因此,A项错误。作者对于媒体是否应过多批评并无表态,故排除B项。根据最后一句话,香港的标准是否与内地情形相符是见仁见智的,可知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理解了作者的观点。
想学习更多答题技巧?可以登陆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跟着老师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