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通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的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城,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大量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 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C. 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 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2. 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在更多的时候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 成功只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B. 成功与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
C. 要多学学“阿Q精神”
D. 每个人心里应有一个“成功标准”
3. 相对于人的一生,岁月的长河沉静缓慢,一个小小转弯,也往往会耗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而历史的记录,浓缩这缓慢过程中关键性的拐点,放大这冗长沉闷中戏剧化的细节,甚至是剑拔弩张的氛围,慷慨激昂的情绪……读史,确实让人沉迷。
这段话的中心议题是( )。
A. 记录历史
B. 岁月
C. 读史
D. 历史记录
4. 用外科手术的技术处置不正常的大脑,对于医学界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精神外科的本意,即是通过外科手术改变人的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表现。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
A. 早期使用的外科手术方法是什么
B. 外科手术存在的风险性
C. 采用外科手术后对不正常大脑的改变情况
D. 现代精神外科的定义
5. 文艺批评不是和稀泥、文艺评论家更不是和事佬。既然是批评,就要批到痛处,而批到痛处就难免语言犀利甚至尖锐;被批评者所不能接受的往往就是这种犀利与尖锐、棱角与锋芒。你说一百句好话他或许心不在焉,因为他听顺耳了;但有一句话冲“肺管子了”,他会立刻拍案而起,怒火中烧,动不动就法庭上见。
对于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批评就应该犀利甚至尖锐
B. 忠言逆耳,犀利的批评往往让作者难以接受
C. 中国文学界已经很难接受犀利的批评,这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D. 犀利的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可能会被作者告上法庭
6. 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让人产生了它们好像很聪明的感觉,它们似乎能思考,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作出合理计划。难道植物真的有思想?科学家发现,芥草是一种只能存活六周的普通植物,这种颜色淡淡的寄生小植物似乎能感知周围朋友、敌人或食物的存在,并且迅速作出相应决定。一种生活在美国西北部沙漠地区的植物盾叶鬼臼能根据对天气特征的估计,计划未来两年的生长状况。由于这些很有价值的发现,即使那些对“植物智力”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下至最简单的木兰、蕨类,整个植物群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能够审慎地考虑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
下列对“植物智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植物很聪明,能思考问题并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作出合理的计划
B. 植物能感知周围情况的差异或食物的存在,并迅速作出相应决定
C. 植物能审慎地思考和预测,有时让人觉得有未卜先知的神奇力量
D. 整个植物群,包括最简单的植物,都对大森林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7.19世纪,爱默生和其他一些作家向读者传授一种称为“自助论”的理论。在这些人看来,一个有个性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充实的大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必要在闲暇时广泛涉猎文化史上的杰出著作。同时,也有必要熟悉哲学、神学和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政治事件。这种风气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塑造了美国新闻业。在那几十年里,杂志致力于推广古典歌剧、高雅艺术和宗教神学,而不是电影或大众健康常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新闻媒体是主流文化观的集中体现
B. 广泛阅读可以充实我们的大脑
C. 主流媒体有引导大众品味的责任
D. 自助论为美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8. 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一种好的心态。有人问一个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士,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那人说:“最关键的因素是我在工作中的心态很好,所以工作的状态也好。”思想决定行为,而正确的思想往往是良好的心态引导的,所以心态左右个人的行为。_____,乐观时看到的是美好的景色,悲观时看到的是萧条的景色。
填入划线处最合适的一句话是( )。
A. 心随我动
B. 境随心转
C. 心是常常变化的
D. 心是一面镜子
9. 拿起一本日历,随手一翻,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人的一生不就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
A. “明天”是未知的,它隐含着一种希望
B. “今天”太短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拥有明天
C. 人不能改变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和决定明天
D. 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
10. 早在20世纪初年便已形成的“国学”这个学术概念,还能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需要,其中也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应不应该被排斥在“国学”这个学术概念之外?在这里,还包含着关于“国学”、关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观念,即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将“国学”、将“中国文化”理解为与“西学”、与“西方文化”毫无瓜葛的两个绝缘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不应当绝对地排斥这个学术概念,而应当对这个学术概念做出的新的阐释、新的理解和新的把握——这就是我要提出“新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理由。
这段话关于“新国学”的主要观点是( )。
A. “新国学”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初年便已形成
B. “新国学”不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C. “新国学”与“西学”是两个绝缘体
D. “新国学”应有更大的包容性
1,D 2,D 3,C 4,D 5,B 6,C 7,D 8,B 9,C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