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即将考试举行,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每年必考题型,它的备考方法重在积累,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方法和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
行测专项练习将知识点、技巧融合,能有效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突破片段阅读。
1.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对该句的正确理解是( )。
A. 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 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失去思维能力
C. 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自己的特权
D. 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就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2. 历史以自己本有的步履行进着。迎接21世纪到来的种种情景还如在目前,它却已经走过第一个十年。世纪之新,是否就意味着存在之新,现在要对此作一整体性的回答,可能是困难的。至少新世纪十年的若干存在,它更多的是一个时间的范畴。就文学而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_______。这一命名便于我们对这一时段的文学有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对象。社会以一种业已启动的巨大力量运行,新世纪文学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我们乘着新世纪的快车,在进入到新世纪路段时,应该会有新的风景映入眼帘。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我看来还需认真商榷
B. 在我看来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
C. 在我看来是非常及时的
D. 在我看来其意义主要是技术性的
3. 历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已逝岁月的回溯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使人们认识历史过程本身所蕴含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取智慧,更好地衔接往事与未来。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 历史学是通过揭示历史规律来完成自己任务的
B. 历史学能使人们从已往的岁月中获取智慧
C. 历史学能帮助人们总结过去,面对未来
D. 历史学的任务是告诉人们如何揭示历史规律
4.“问题”通常指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时的情境,即通往目标的途中存在着障碍,我们称之为遇到了问题。问题的一个根本特点是障碍,有障碍才会有问题。但客观的障碍并不是问题本身,问题是遇到障碍的个体提出来的,它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被理解和表达。上述文字表明问题的解决过程实质上是( )。
A. 实现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化
B. 包括一系列的运算或者心理操作
C. 如何把握已有的或给定的信息
D. 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进行
5. 1996年7月波音747在纽约长岛附近失事后,人们对空中旅行的安全更加担忧,但据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调查,乘坐飞机旅行仍是最为安全的出行方法。目前正在设计使飞机免受坏天气和恐怖分子袭击的新方法专家们也说,空中旅行目前仍是更为安全的旅行。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旨在使我们的天空更安全的技术,从早期的雷达系统到更灵敏的炸弹探测器。这段文字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 )。
A. 美联航此次调查是面向飞机乘客的
B. 空中旅行仍是最为安全的旅行
C. 人们已经开始接受飞机最安全的说法
D. 纽约失事后人们开始研制炸弹探测器
6. 居里夫人说,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拘束人员,并且它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作者说,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是一个小孩”,意在说明( )。
A. 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
B. 科学家对所从事的工作达到迷醉的程度
C. 科学家一直沉醉于实验室埋头工作
D. 小孩迷醉于大自然的美景如同进入神话境界
7. 家庭教育不如学校教育那样正规和系统,但家庭教育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影响有时比学校教育更持久和深刻。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家庭教育( )。
A. 是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教育
B. 是一种自发的、朝夕相处的教育
C. 是不正规和不系统的教育
D. 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8. 现代通识教育鼓励个体藉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在真正的学习和探究中,展现个体的潜能,体悟生命的意义,诠释生活的真谛,实现对功利的超拔,对自我的超越。 文字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A. 通识教育是文化教育
B. 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
C. 通识教育是人生价值教育
D. 通识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
9. 到横线上,与上下文意吻合,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对于爱好文科的考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____
A. 从长远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
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10. 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级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煤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
B. 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
C. 思想自由并不等于言论自由
D. 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
1,C 2,D 3,C 4,D 5,B 6,B 7,D 8,B 9,B 10,D
做更多的行测专项练习,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